文件通知: · 振奋人心 催人奋进 | 牡丹江师范学院师生热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11-25      ·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11-25      · 访企拓岗、学习调研、沉浸高博——院长李春江带队参加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11-20      · 东北师范大学王向东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    03-08      ·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专题学术讲座    03-08
 
 
 首页 
 领导重视 
 保障机制 
 文明动态 
 工作简报 
 相关政策 
 文明视野 
 主题活动 
 文明成果 
 媒体报道 
 标准项目 
 特色项目 
 
  文明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文明动态>>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专题学术讲座
2025-03-08 15:32  

3月7日,学校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邬志辉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乡村教育振兴与教师教育使命》专题学术讲座,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江主持讲座,学校各单位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牡丹江地区280所基础教育学校11000余名教师线上参会。

邬志辉教授指出,乡村是以地缘、血缘、业缘等为纽带,由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空间构成的生产生活共同体和功能有机体,教育是乡村这个结构功能体中的重要一元。乡村的未来在儿童,儿童的未来在教育,如果乡村没有好教育,等于把乡村“连根拔起”。 因而,乡村振兴的希望在于乡村教育振兴。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邬志辉教授做专题讲座

邬志辉教授认为,乡村教育振兴要准确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中国式,要用中国式教育振兴乡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与中国乡村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中式的做人的教育与西式的做事的教育统整起来。二是乡土性,乡村教育振兴的“基因”在于乡土性,蕴藏着中国式教育中爱家人、爱乡土、爱自然三个教育智慧之源,唯有回归乡土性,才能振兴乡村教育。三是现代化。针对现代人学习与自然疏离、同社会疏离、同经典疏离的问题,乡村正合一是心静之地,与自然亲近、与社会亲近、与经典亲近,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开展天地人和谐、教学做、家校社共育的尊亲爱乡敬天的教育,培育富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江主持讲座

邬志辉教授全面阐释了面向乡村的教师教育五个任务,一是提升“面向乡村的”师范教育质量,要优先实施“定向培养”计划;二是规划“面向基教的”学科专业体系,要优先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三是加强“面向本土的”课程教学体系,要优先考量乡村教育特点;四是锚定“面向学生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五是构建“面向乡校的”专业扶持体系,主动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改革。

李春江院长表示,从本次学术讲座中我们听出了教师教育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邬志辉教授的报告高瞻远瞩、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校作为新时代边疆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戍边探索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为我校师范学子投身乡村教育振兴事业、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来源、撰稿、摄影:教务处

编辑:朱杰

审核:陈晓东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