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简 报
第3期
中共牡丹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要活动】
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暨党建工作表彰大会
7月1日下午,学校在春秋讲坛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暨党建工作表彰大会。学校党政领导、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全体辅导员、各二级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梁中贤主持。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金学传达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传达了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春文宣读了学校2012-2013年度党建工作先优表彰决定。工学院党委等7个基层党委(党总支)荣获先进基层党委(党总支)荣誉称号;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等10个党支部荣获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姜秀梅等11人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王海涛等28名党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优秀共产党员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韩东;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才忠喜分别在会上发言。
校党委书记左春生做了题为《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实现师院大学梦》的重要讲话。左书记就今后工作如何开展,左书记提出三点意见:一、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持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升格黑龙江师范大学的突出问题;二、深化改革,敢于创新,为学校科学发展不断提供动力。在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继续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三、关爱师生,促进和谐,为学校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把主动服务师生员工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自身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凡是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政策措施,都要认真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进一步树立关爱师生的理念,要进一步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和学校归属感,努力营造宽松、包容、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召开2013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6月28日上午,学校在音乐厅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校党政领导左春生、张金学、梁中贤、杨春文、陈景文、李旭中、张际绯、王德义、刘小辉、张艳霞出席会议。全校无监考任务全体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院两级教学督导;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景文主持。
会上,党委副书记梁中贤传达了全省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小辉,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德义,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际绯,副校长李旭中先后对获得2012年校级社会实践学期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2012年学校考研奖励、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校长张金学为获聘为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张宝歌教授颁发了聘书。党委书记左春生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陈雷共同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春文作了题为《规范教学管理、创新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十二五”前期我校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我校“十二五”中后期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校长张金学做了题为《质量为本 特色为先 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讲话。就如何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讲了五点要求。一是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二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综合改革,突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五是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景文做了总结讲话。他要求会后各教学单位要认真做好本次会议精神的传达、部署和贯彻落实工作,各教学单位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非教学单位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对教学服务的新举措,更加积极主动的为教学工作服务。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在全校进一步唱响教学工作的主旋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进一步牢固为教学服务的舆论氛围、环境氛围和工作氛围。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学校长久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校园文化】
打造特色廉政文化走廊 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为拓宽廉政文化建设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准备,近日,我校“廉政文化走廊”在综合楼建成。“廉政文化走廊”的建立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进一步弘扬清风正气、树立廉洁校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廉政文化长廊”建设是学校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举措,是我校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特色建设项目——廉政文化项目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校倾力打造校园廉政文化特色品牌,在原有廉政美术作品展基础上,2013年,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校精心打造了“廉政文化走廊”。“廉政文化走廊”建设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之一,“廉政文化走廊”以廉政格言和廉政美术作品为主,美术作品均为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创作的原创作品,以宣传廉政理念,传播廉政文化为主题,内容以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为原则,图文并茂、设计科学,创意新颖,目的是弘扬清风正气、崇尚廉洁,鞭挞腐败,树立正确导向,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寓意深刻的文字教育人、感染人、警示人,使领导干部和师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廉洁自律的意识。
“廉政文化走廊”作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文化享受的新途径。使师生员工从中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在润物无声中获得为人、处事、教书育人、执政为民的启迪,从而提升思想境界、弘扬勤廉精神,更进一步推进了廉政文化“倡廉于有形、润物于无声”重要作用的发挥。
我校申报的《发挥高校引领作用 打造经典文化品牌》项目荣获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6月20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暨工作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工作负责人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对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获评单位作了表彰和颁奖。我校申报的《发挥高校引领作用打造经典文化品牌》项目荣膺二等奖。我校也是我省哈外高校中唯一获奖的院校。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秦植林代表学校出席大会,并领取获奖证书。
此次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共评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61项,优秀奖116项。在大会交流环节,十家获得特等奖的单位作了视频汇报和交流发言。
【工作简讯】
学校召开大学生文明“五创建”表彰大会
7月2日下午,学校在春秋讲坛召开了2012年度大学生文明“五创建”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梁中贤、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二级学院、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各学院辅导员出席了会议。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陈伟主持。
会上,学生处副处长李志超宣读了《中共牡丹江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表彰2012年度学生“五创建”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段星宇宣读了《关于表彰2012年“文明团支部”的决定》,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牌。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上台发言,介绍了他们文明创建的历程,并表示会继续努力,传递文明,传承我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
校党委副书记梁中贤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梁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对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学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学校今后的文明创建及学生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要建立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文明教育,人人有责”的良性互动机制,确保文明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第二,要牢固树立全员育人、行为育人的思想,引导广大师生将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体现在每一个行动中,使他们领悟到文明创建并不仅仅是学校、领导以及职能部门的事,而是切实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工、每一名学生,切实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事;第三,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文明关系的建立,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谅解,使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第四,要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希望全校大学生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学习,从小事做起,争先创优,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梁书记号召各学院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努力开创我校文明创建工作及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实现“更名”和“申博”两大目标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合作共建】
副校长刘小辉一行到爱民区三道关镇农业产业千栋大棚实地调研
6月27日上午,应爱民区副区长陈丽华的邀请,副校长刘小辉带领科研处处长杨敬民、科技开发办负责人张梅恒、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金志民、食用菌中心主任龚振杰一行,参观了建设中的爱民区三道关镇农业产业千栋大棚。
在参观调研过程中,副区长陈丽华介绍了大棚建设的情况以及与我校合作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的想法,并表示爱民区将积极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多提供方便。同时,试验基地的建设将对食用菌栽种将起到很好示范作用,也将为三道关镇食用菌产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刘小辉副校长一行与爱民区科技局邱林局长、三道关镇吴琳兵镇长、丰收村支书、村长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就大棚的选址、食用菌的种植品种、今后食用菌基地发展方向、进一步联合开发等问题深入合作达成共识。刘小辉副校长表示:建设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旨在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与地方联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结构相结合,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尽快建立起合作关系。三道关镇吴镇长表示:会积极配合、全力支持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就基地具体事宜进行了探讨。食用菌试验基地的建立,将更加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文体活动】
六月•我们出发——我校举行2012—2013学年团内先优表彰暨欢送2013届毕业生文艺演出
6月17日,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的2012—2013学年团内先优表彰暨“六月·我们出发”欢送2013届毕业生文艺演出在音乐厅圆满落幕。校党委书记左春生、党委副书记梁中贤、纪检委书记张际绯、组织部长张艳霞、总会计师刘国成及各院、部、处的党政领导、2013届毕业生、在校生共计1500余人观看了演出。
本次演出分为“青春·崛起”、“青春·校园”、“青春·梦想”三个篇章。运用歌舞、诗歌朗诵、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2013届毕业生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由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共同演绎的舞蹈《我们》拉开了此次文艺演出的序幕,获得校园文化节之“寝室才艺”大赛一等奖的小品《致青春》以及获得“舞动青春”舞蹈大赛一等奖的舞蹈《八女投江》和《骑魂》也参与到此次演出中来,舞蹈《八女投江》通过真情演绎八女投江的感人故事,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气势恢宏的舞蹈《骑魂》将舞蹈与彩绘艺术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将整场演出演出推向高潮。
晚会过程中,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得2012-2013年度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为团徽争光奖的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我校龙舟队勇夺牡丹江市第二届端午节“新宏基杯”龙舟大赛冠军
6月12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牡丹江市第二届端午节“新宏基杯”龙舟大赛在牡丹江畔隆重举行。本次比赛共吸引牡丹江市内12家代表队参加比赛,我校龙舟队作为唯一一所高校龙舟队参赛,力压群雄,勇夺冠军。副校长杨春文、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栾振昌、书记王永林等亲临现场督战。
本届大赛的比赛项目为12人制标准龙舟公开赛500米直道竞速。比赛共分为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我校龙舟队分别取得预赛、半决赛的第一名,直接晋级1-4名排位决赛。在决赛中,我校龙舟队凭借出色的综合实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绝对优势力压其他龙舟代表队,获得冠军,并以1分38秒55的成绩打破了本队去年创造的赛会纪录。我校龙舟队女队作为牡丹江市首支女子龙舟队,进行了500米直道竞速表演。同时,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龙舟队组建于2012年5月15日,队员全部来自于体育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队员综合素质好、文化水平高、集体观念强,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类龙舟赛事,给社会各界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龙舟队自组建以来,坚持平时课余训练、赛前集中训练的模式,不怕苦、不怕累,晒烈日、冒酷暑、历严寒、顶雨雪,克服了高强度训练的强大压力,战胜了身体伤痛的重重困难,用坚持的勇气、不懈的追求、骄人的成绩,塑造了牡丹江师范学院龙舟队勇于拼搏、永争第一的队伍精神。
龙舟队组建一年多以来,共参加了牡丹江市首届端午节“新宏基杯”龙舟大赛、2012中俄旅游年“龙腾镜泊湖”中俄龙舟友谊赛、2013中国龙舟公开赛(吉林市站)等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龙舟文化普及龙舟运动项目发展开辟了传统、锻炼了队伍、奠定了基础。
报:
省市文明办,省教育厅办公室 、省委高校工委宣传部
发:
学校领导、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机关各部办处
共印50份
本刊编委:秦植林 臧国铭 潘永明方秀娜 王娇佼 责任编辑:王娇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