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发展了孔子的
“
礼治
”
和
“
德政
”
思想,提倡
“
王道
”
,主张
“
仁政
”
,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孟轲所说的
“
王道
”
,是
“
以德行仁
”
。孟轲认为:
“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就是说,以
“
仁政
”
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
“
仁政
”
,首先要争取
“
民心
”
,统治者应以
“
仁爱之心
”
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
。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
“
以意逆志
”
的理论,对孔子以
“
仁义
”
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
“
仁政
”
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
“
善端
”
,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
“
善端
”
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
“
良知
”
。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
“
善端
”
,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
“
善端
”
。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
“
善端
”
,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
“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
“
明人伦
”
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
“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滕文公上》)。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
“
仁政
”
和
“
王道
”
的人,是能够
“
居仁由义
”
的人,并能做到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孟子》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