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院理工科专业内涵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特色,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服务中小学,共建高校和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助力大学本硕生和中学生的科创人才培养。3月8日下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联合海林市第二中学开展“以科技星火燃创新未来”特色科创实践课堂活动。牡丹江师范学院副院长张冰,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东北师范大学组团莅临活动现场。海林市第二中学校长徐云龙和副校长相冬丽、牡丹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赵立萍、RTT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刘陶唐、实验室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课程由实验室代表陆熠晖主讲。

陆熠晖用RTT实验室精心设计的一辆‘超声波避障小车’进行演示,将人工智能赋能科创育人,带领中学生们开启了探索超声波世界奥秘之旅。以“智能避障”为切入点,从物理机理和工程实践角度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揭秘,植根“做中学,学中做”教育理念,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现代生活的别样魅力。陆熠晖特别邀请了一位“小智老师”(由RTT实验室制作的“嵌入deepseek的语音助手”),进一步引导中学生们理解人工智能引起现代生活的变革。中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科创的无穷魅力,在心中埋下了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种子,更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强国意识。

课中,赵立萍院长将超声波技术比喻为机器人的“慧眼”,不仅可以精准捕捉距离信息,更是连接现实与科技的神奇桥梁。赵院长鼓励同学们不要畏惧未知,要勇敢迈出探索的步伐,让每一次科创实践都成为点亮智慧火花的契机。
本次科创实践课堂共同点燃了大学生和中学生们对科技创新的探索热情,加强了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紧密联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将以“科创物电党旗红”品牌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与地方的合作,让科技创新的智慧火花在更多青少年的心田绚丽绽放,让科创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理念植根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共同书写一段充满创意与活力、彰显时代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新篇章!
来源、撰稿、摄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编辑:朱杰
审核:陈晓东